基于Web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摘要: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存在信息召回率低、信息精度差、查询时间长等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实现了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确定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流程。通过计算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的复杂度,确定查询信息的优先级,有效提高系统的处理效果。最后,设计了关系数据库模型,实现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检测精度改善了信息查全率低、查准率低的问题,缩短了查询时间。
目录
1. 引言
随着CERNET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普及,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校园网逐渐打破了教育管理原有的封闭、独立的管理模式,开始向互联、开放的系统转变[1]。然而,目前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实际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2]。除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薄弱外,主要原因如下:①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标准,导致数据冗余和资源浪费严重,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或者仅仅标准化数据无法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许多独创的独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为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开发的教学、财务、人事、设备、科研等单一管理系统相互封闭、独立运行,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数据冗余和资源浪费,而且难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3]。② 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质相对落后;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备现代信息管理意识,是校园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关键因素。如果学校领导和教育管理者不具备现代信息管理的意识,不了解现代信息管理的作用和特点,就不会重视和关心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这将给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4]。近年来,一些学校甚至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一些管理者在意识、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以及工作过程中保守因素的作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
相关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Shi等人提出了基于MVP模式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5]。系统采用更先进的MVP(Model View Presenter)软件设计模式,将系统框架分为三层:模型层(业务逻辑层)、演示层(主持人层)和视图层(视图层)。在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系统所使用的硬件,包括主控芯片和通信网络。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主要分为登录模块、教师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公共管理模块、教务日常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并对系统的吞吐量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20000人同时访问系统时,QPS(每秒查询数)、并发数、每秒查询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参数满足系统吞吐量要求。荣杰和梁楠基于BOPPPS模型设计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6]。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的特点和问题,尝试将BOPPP学习模式引入管理信息系统课堂,并以更全面、更难教学的《职业生涯中的商业信息系统》一章为例,设计了BOPPP的教学,从而实现互动和高效。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将BOPPPS学习模式和课程模块化理念倡导的互动学习推广到商学院其他课程的具体路径和注意事项。GanQihong等人提出了基于SSM框架的高校教学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7]。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设备管理,对教学设备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系统开发中的关键算法和系统实例。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包括设备信息管理、维护管理和运行管理三个功能模块,可以实现教学设备的信息化,整个过程ESS和精细化管理,为智能化管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