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

基于Python和Java实现的业务数据分析处理传输系统 课程论文+源码

头像

Python

编号:1950

目录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实习报告

一、实验概况

二、实验设计(给出你的实习内容的设计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条目)

2.1 系统需求

2.2 架构设计

客户端:

数据处理:

链接 Java

Java 访问 DB:

2.3 接口设计

三、实验过程  3.1 软件实现

3.2 实验环境

图 3 链接 SQS 和链接数据库接口功能的验证

图 4 服务层消息发送和逻辑层消息接收

图 5 数据库查询完成

图 6 本地部署三层架构完成

四、实验评价  4.1 实验结果

4.2 结果分析

五、总结

一、实验概况

实验目的:掌握设计、开发、测试、发布、调试经典三层架构软件的基本方法、工具和流程, 理解层次体系结构风格基本原理、结构和特点。掌握设计系统时的“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背景及要求:

[综述研究背景:概述本项工作的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础,给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一定要列举重要的相关文献。若可能指出存在问题:说明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阐述研究目的: 说明有别于他人的“主意”(此红色字体一条不做强行要求)。]

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区分层次的目的即

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三层架构软件系统为用户的数据传输、提取、储存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应用数据时,信息划分架构开发项目,对各层次之间的工作职责进行清晰规划,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风险。

具体任务如下:

结合课堂上讲授的“一个简单的用户信息查询程序三层逻辑架构”原理,参考以下链接中给出的 C#代码,http://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36847/Three-Layer-Architecture-in-C-NET,完成:

1.结合以下示例数据库或自选其他相当规模数据集,使用 Java 设计实现一个三层架构的业务数据分析系统。各逻辑层的功能如下:

表现层:包含输入、查询相关的控件以及数据图表的展示(如百分图,折线图); 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不少于三项统计分析功能)、数据查询;

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库的访问,主要职责为打开、关闭数据库、构建 SQL 查询、返回查询结果。

附:SqlServer 示例数据库 Northwind

https://www.cnblogs.com/mahongbiao/p/3764782.html

附:上证 1999-2016 的某公司股票走势数据,构建其业务数据分析系统。

2. 修改程序以适应三个逻辑层的分布式部署,要求三个逻辑分层分别部署于客户机(本机或手机)、AWS EC2 应用服务器和 AWC RDS 数据库服务器上(即多层 C/S 架构),部署完成后能通过公网 IP 访问该系统。

3.使用 RSA 或 Visio 等建模工具构建软件架构模型(UML 图),要求:

(1)画出逻辑分层结构图;

(2)画出每个逻辑层中所包含的核心构件(此处为类);

(3)画出每个逻辑层中构件(类)之间的关系,且要细化到聚合(Aggregation)、组成(Composition)关系并给出重数(如 1:1,1:*);

(4)画出系统部署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