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

外环境干扰下输变电工程声级测量装置开发及应用 毕业论文+MATLAB源码+参考文献资料

头像

MATLAB

编号:3500

目  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声级计技术

1.2.2 输变电工程声级抗干扰检测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技术路线

2 输变电工程与其外环境差异性噪声特性研究

2.1 变电站主要噪声源

2.2 变压器噪声产生机理分析

2.2.1 铁心振动产生机理

2.2.2 绕组振动机理

2.2.3 冷却装置噪声产生机理

2.3 通风风机噪声产生机理分析

2.4 变电站周边环境噪声产生机理分析

2.4.1 虫鸣噪声产生机理

2.4.2 蛙鸣噪声产生机理

2.4.3 鸟鸣噪声产生机理

2.4.4 车辆噪声产生机理

2.5 变电站及其周边环境主要噪声源差异性特性分析

2.5.1 变压器噪声特性分析

2.5.2 风机噪声特性分析

2.5.3 虫鸣噪声特性分析

2.5.4 蛙鸣声特性

2.5.5 鸟鸣噪声特性分析

2.5.6 车辆噪声特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输变电工程与其外环境噪声分离技术研究

3.1 抗外环境干扰分析方法研究

3.1.1 小波分析算法

3.1.2 小波包分解算法

3.1.3 基于谱减法的语音增强技术

3.1.4 滤波器法

3.1.5 短时窗法

3.2 噪声信号声级与频谱计算方法研究

3.3 分离效果评价指标

3.4 自冷式变压器声压级抗干扰检测与分析

3.4.1 基于小波包分解与谱减法的抗干扰检测方法

3.4.2 抗“虫鸣”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4.3 抗“鸟鸣”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4.4 抗“蛙鸣”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4.5 抗“犬吠”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4.6 抗高速“车辆”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4.7 现场实测效果对比

3.5 风冷变压器声压级抗干扰检测与分析

3.5.1 抗“虫鸣”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5.2 抗“鸟鸣”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5.3 抗“蛙鸣”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5.4 抗“犬吠”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5.5 抗“车辆”干扰检测效果对比

3.6 不同抗干扰检测方法效果对比

3.7 本章小结

4 抗外环境干扰噪声测量装置研究与应用

4.1 传声器选型

4.2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4.3 电源模块设计

4.4 温湿度、风速检测模块设计

4.5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4.5.1 传输方式的选择

4.5.2 传输模块电路设计

4.6 主控模块设计

4.6.1 主控功能设计

4.6.2 主控芯片选型

4.6.3 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4.6.4 主控电路板设计

4.7 装置外观设计

4.8 抗干扰检测装置软件系统设计

4.8.1 抗干扰检测装置工作流程

4.8.2 抗干扰检测装置软件设计

4.9 抗外环境干扰声级测量装置检测效果验证

4.9.1 抗外环境干扰声级检测验证方法

4.9.2 抗外环境干扰声级检测效果实验室测试

4.9.3 抗外环境干扰声级测量装置应用效果实测

4.10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6 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与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输变电工程出现在居民区周边,引起了严重的噪声纠纷与投诉问题。为了表征输变电工程噪声污染程度、分析噪声信号源强度、掌握噪声的分布规律与变化趋势,以便针对性地防止和控制噪声,并有效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开展准确检测输变电工程噪声排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电力公司普遍采用噪声测量装置对输变电工程的噪声水平进行评价。其中,声级计是噪声测量领域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仪器。然而,变电站或变压器噪声测量过程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如:野外虫鸣、鸟鸣以及城市交通噪声等,而现有声学测量产品均为常规设备,不具备抗环境噪声干扰功能,导致测量时间显著增长、测量误差不可控,无法对变电站或变压器的实际噪声排放水平进行有效评估。尽管GB12348-2008《工厂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对测量时段、背景噪声测量、测量结果修正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但由于变电站或变压器难以停电以及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一致性不强,通常难以对变电站或变压器所处环境背景噪声进行准确检测,无法选取声源代表性时段或整个正常工作时段开展源强测试,准确检测变电站或变压器实际噪声水平的难度较大。

针对输变电工程噪声测量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并解决的环境干扰问题,本项目通过研究环境噪声与电力设备噪声的时频特性差异,提出电力设备抗环境噪声干扰检测方法并研制抗干扰声级测量装置,对于提高输变电工程噪声测量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