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
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成在校全部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后,所进行的最后学习和实践性综合训练阶段。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工程制图、理论分析、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一)设计依据:依据本单位基建计划拟建一座办公楼。
(二)工程概况
1.建筑物所在位置:位于单位临街一块地,旁边已有建成的建筑物。
2.建筑面积:4000―5000m2 层数: 5层。
3.建筑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三)自然条件
1. 西北地区,场地三类。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2.气象资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基本风压为0.35kN/m2,基本雪压0.2kN/m2年最高温度为35℃,最低温度-12℃。
3.地基情况:表层0.5m杂土,以下为粘土,粘土层承载力标准值分fak=180kPa。
(四)主要房间组成及参考面积
本工程为拟建的办公大楼,各层房间组成基本相同,包括:
收发传达室: 1间 18-20m2
会客室: 1间 18-20m2
普通办公室: 10-12间 18-20 m2
文印室 1间 16-18 m2
会议室 1间 36-40 m2
资料室 1间 36-40 m2
档案室 1间 18-20m2
门厅,卫生间等按建筑规范设计,办公大楼设计2部楼梯,为上人屋面。
(五)建筑设计:
1.平面设计
(1)平面形式:平面形式应结合周围环境及地形特点,建筑朝向,结构形式等因素,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
做到布局合理,考虑抗震要求,力求简单,规则,尽可能均匀对称。
(2)考虑变形缝的种类,位置,构造做法。
(3)柱网确定要根据建筑用途,结构受力合理和经济及建筑模数的要求进行。
2.立面设计
立面简炼,明快大方,反映建筑的性格特征。力求体型简单,重量刚度均匀,对称。
3.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主要是确定建筑层数,层高及空间组合方式。
4. 建筑构造设计
(六)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进行各层结构布置,确定各构件截面尺寸;合理选择材料规格,等级;定出各层梁板标高,构件刚度参数等。
2.计算简图的确定
包括纵横框架及楼面梁板的计算简图。
3.一榀框架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与配筋
(1)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载,雪载及地震作用
(2)内力计算(分层法,D值法,二次弯矩分配法等)及内力组合,并选出最不利内力。
(3)根据最不利内力,进行配筋计算
4.一块完整楼板及次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5.一部楼梯计算与配筋
(1)计算简图的确定
包括纵横框架及楼面梁板的计算简图。
(2)一榀框架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与配筋
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进行设计计算。
a.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载,雪载及地震作用
b.内力计算(分层法,D值法,二次弯矩分配法等)及内力组合,并选出最不利内力。
c.根据最不利内力,进行配筋计算
(3)一块完整楼板及次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4)一部楼梯计算与配筋
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图表、实物样品等〕:
1.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80页左右):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建筑与结构方案的概述,主要装饰及材料选用等,结构计算书。
2.图纸绘制,共11张1号图纸,用计算机绘制并打印出图。
a.建筑施工图1号6张1号图纸,包括:
底层平面图(1:100)
标准层平面图(1:100)
屋顶平面图(1:100)
正立面图(1:100)
左侧立面图、剖面图(1:100)
建筑设计说明(1号图纸)
b.结构施工图:5张1号图纸,包括:
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1:100)
标准层楼板,次梁配筋图 (1:100)
一榀框架配筋图 (1:50)
楼梯配筋图(楼梯底层、标准层、顶层构件布置平面图 ,梯板、梯梁配筋图,楼梯结构剖面图 1:50)
结构设计说明(1号图纸)
4.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 贾莉莉、陈道政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
7 朱福熙、何斌编.《建筑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周景星、王洪谨等编。《基础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 庄崖屏、江见鲸编。《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10 赵西安编。《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 周果行编。《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 杨志勇编。《工民建毕业设计手册》.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1
13 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编。《混凝土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
14 梁兴文、史庆轩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5陈希哲编。《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6包世华、方鄂华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